7月4日早盘,A股钢铁板块大涨1.8%领涨市场,柳钢股份连续第四日涨停,周涨幅超47%。凌钢股份涨停,安阳钢铁、本钢板材、杭钢股份、华菱钢铁、八一钢铁、新钢股份等涨超4%。
消息面上,7月1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成为本轮“反内卷”行动的导火索。会议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首次提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的新要求,直指地方保护主义这一产能过剩的症结所在。
伴随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直指“内卷式”竞争治理,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新一轮的行业“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大幕开启,光伏、钢铁、水泥行业已迅速开展减产工作。
事实上,这已是半年内高层第三次重拳出击反内卷。回溯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列为年度任务;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其列为标志性改革举措。
三大领域同步启动产能收缩
1、钢铁行业:限产令点燃市场热情
唐山作为钢铁主产区,一则“7月4—15日烧结机限产30%”的消息引发市场震动。据调研,约半数钢厂已确认收到通知。若限产严格执行,唐山产能利用率将从83%降至70%,日减少烧结矿产量3万吨。
这波限产直接点燃钢铁股行情。7月2日,重庆钢铁H股盘中飙涨130%,鞍钢股份涨超60%;A股市场上,柳钢股份、重庆钢铁等多只个股涨停。
2、光伏玻璃:巨头联手减产30%
7月1日,光伏玻璃行业传出重磅消息:信义光能、福莱特、彩虹集团等十大头部企业达成协议,自7月起集体减产30%。
7月3日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7月3日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会上,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李乐成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距高层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仅过了2天时间。
3、水泥行业:利润触底寻求突围
中国水泥协会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2024年水泥行业全国单位净利已接近2015年历史底部,行业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刻。
内卷之痛,产能过剩下的生存困境
人民日报6月29日发表的《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文,揭示了行业困境的根源:“一边行业各环节年产能均超1100吉瓦,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另一边一些地方政府依旧热衷于招商引资、上马项目,给土地、给政策、给资金。”
光伏玻璃行业是产能过剩的典型代表。2021-2023年产能年均增速超20%,但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放缓至15%。截至2024年末,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达92,490吨/天,库存飙升至45天,接近“爆仓”临界点。
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惜以低于成本价销售,部分甚至通过降级、抵债、海外退货等方式扰乱市场价格体系。这种“内卷式”竞争导致全行业陷入亏损泥潭。
钢铁行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10月,中钢协就曾表示着手研究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当时引发10只钢铁股涨停。如今历史似乎重演,但行业基本面尚未实质性改善。
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当局重申不支持无序竞争,并鼓励加快淘汰低效产能,与此同时官媒发文评述如何在打破内卷式竞争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到内卷式竞争会削弱整体竞争力,破坏行业生态,打破内卷式竞争将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又指观察到水泥、光伏及风电等行业的协会已主动与政府及企业沟通,呼吁政府出台更多政策应对。花旗相信,今年下半年当局将出台更多具体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