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货币政策委员会Q2例会召开,关注政策调控灵活性与政策效应释放;重点领域上,预计央行将进一步推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并加强政策协同,配合两重两新融资,同时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以充分释放政策成效,服务国内大循环需要。
金融支持消费从供需两端再强化,《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发布。
AMC增持银行,中长期资金力量壮大:2023年以来,AMC参股、增持银行事件增多。2025年6月26日,信达资产增持浦发银行转债总量的23.57%并于次日全部转股。2023年以来已有光大银行、中国银行获全国性AMC增持,主要方式包括增持可转债、协议安排参股。银行有望受益于AMC增持带来的中长期增量资金。
有机构指出,对于AMC,银行板块低估值、高股息、分红稳定、业绩波动较小,有望贡献财务收益。对于银行自身,AMC通过转债增持并推动转股进度,有利于帮助银行减轻兑付压力并夯实资本。
民生证券指出,价值重估,结构致胜下半年A股出现系统性机会的可能性不大,结构性价值重估或主导沪深两市运行。重估的动力来自1)国内整体经济的企稳,市场悲观预期的逐步改善;2)中长期资金入市带来的配置需求,同时稳定资本市场的政策定位,使得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并逐步形成基本预期;3)中国在中美大国博弈中被动局面逐步扭转,美联储重启降息。重估的领域将以A股核心资产为主,但与此同时风险偏好改善背景下,主题交易持续活跃预计仍将是下半年A股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
高盛中国表示,出口与部分制造业投资是今年宏观经济增长超预期的部分。同时,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下,宏观经济增长动能从出口拉动向政策驱动的内需转换已显示出一定信号,这一趋势在下半年或将更明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下半年仍有加码空间。
相关产品:
1、国企共赢ETF(159719),紧密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该指数由富时罗素编制,聚焦国务院国资委旗下央企,覆盖80只A股和20只港股,通过总营收、质量、低波动率和股息率等因子筛选成分股,权重分配向海外及绿色营收倾斜,反映国际化与高质量发展的优质国企表现。场外联接(A:020781;C:020782)。
2、大湾区ETF(512970),紧密跟踪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成份股央国企家数逾4成;该指数覆盖沪港深三地上市公司,选取交通、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大湾区企业股票,反映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整体表现,行业分布均衡且侧重科技创新。
3、自由现金流ETF基金(159233),紧密跟踪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央国企权重合计占比超70%;该指数选取100只自由现金流率(FCF/企业价值)较高的A股,排除金融地产行业,通过盈利质量、流动性等筛选标准,反映现金流创造能力强且财务健康的企业,行业集中于煤炭、家电等稳定板块。
4、平安上证红利低波动指数(A/C:020456/020457),紧密跟踪上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央国企权重合计占比近90%;该指数选取50只高股息、低波动的沪市股票,采用股息率加权,金融和工业板块占比超60%,旨在提供稳健分红与风险控制的双重收益。
5、平安MSCI低波ETF(512390),紧密跟踪MSCI中国A股低波动指数。该指数基于MSCI中国A股母指数,通过优化模型最小化波动率,限制行业权重偏离与换手率,聚焦低风险蓝筹股,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