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的25条举措中直指行业管理费固定费率导致“旱涝保收”这一沉疴,强调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重塑基金公司与持有人的共生关系,这也让公募基金掀起了一场“费率改革”。
早在2月6日,银华基金、华安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同时公告,旗下QDII基金下调管理费年费率、托管费年费率等。而,2025年以来降费的QDII基金已超过50只
无独有偶,近期,又有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基金、易方达投资级信用债债券基金、华夏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华夏中证红利低波动ETF等多只基金降低基金管理费年费率。
其中多只基金将管理费年费率降低至0.15%的最低费率,叠加近期上市的0.15%的低费率基金产品,管理费年费率在0.15%及其以下的低费率基金产品数量历史首次超过1000只。可以说,基金市场中0.5%的主流管理费已然成为过去,一个全新的低费率“时代”正悄然来临。
场内低费率基金超1000只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5.23
大厂费率优势更明显
具体到公司来看,旗下低费率基金产品数量分布居前的公司有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和南方基金,低费率产品数量分别为112只、60只、49只、47只和43只。其中易方达基金是唯一一家低费率产品数量超百只的基金公司。
易方达低费率产品达112只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5.23
我们不难发现,头部公募对于降费这一动作相应的更加“积极”,排在低费率榜前列的无一例外都是“大厂”。
数据显示,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等头部,在2024年的管理费下降幅度分别为12.20%、11.47%、11.27%和3.69%。
主流基金公司2024年费率对比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4.12.31
相关机构表示,降低管理费率可以提高投资者实际收益,是让利投资者、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重要举措。同时,成本降低意味着通过长期投资有望积累更多复利,有助于引导投资者践行长期投资,助力培育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
还有费率更低的选择
传统固定管理费模式下,无论基金业绩好坏,基金公司均按固定比例收取管理费,即便费用已经是“地板价”,奈何还是要支出这笔费用,这也可能导致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脱节,甚至可能滋生“躺平”心态。
而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与固定费率基金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将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们进行了捆绑,大家利益共担,以浮动管理费的形式激励管理人为持有人提供更优的投资回报。
其管理费率可根据产品持有期间业绩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来升档或降档费率。也就是说一旦基金收益低于基准,那么费用就会打折。
据悉,5月16日,易方达、富国、广发、华夏、南方等26家基金管理人正式上报浮动管理费产品。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或者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不少管理人表示,后续可积累新模式产品运营经验,探索拓展对标的业绩比较基准范围,如主题风格类指数。
可以预见,随着浮动费率产品矩阵的持续丰富,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将加速转型。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相容机制,既约束短期业绩冲动,又激发长期价值创造动能。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行业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