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5月23日消息,周五上午盘,A股三大股指低开高走震荡反弹,盘中集体翻红,截止发稿,上证指数涨0.08%,报3382.96点;深证成指涨0.5%,报10271.21点;创业板指涨0.48%,报2055.44点;沪深300涨0.3%,报3925.58点;科创50涨0.29%,报993.56点;北证50涨1.58%,报1410.71点;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6464亿,盘面上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资金方面,大盘主力资金净流出-48.11亿元。汽车整车主力资金净流入28.42亿元居首,其次是汽车零部件(10.13亿元)、通用设备(9.14亿元)、化学制药(7.51亿元)、医疗服务(6.19亿元)。半导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4.56亿元居首,其次是通信设备(-8.86亿元)、互联网服务(-8.57亿元)、电力行业(-7.31亿元)、软件开发(-6.88亿元)。
题材方面,华为机器人、问界M9概念、二氧化硅、问界AITO系列、胃肠道西药(幽门螺杆菌、线控制动系统、电子驻车制动(EPB)、车载电源、抗生素原料药、特斯拉Cybertruck等涨幅居前。蓝牙音频SoC芯片、婴童玩具、特斯拉robotaxi概念、SOC芯片、AI玩具、字节硬件终端、热水器、中欧班列概念、法兰、端侧AI芯片等跌幅居前。
热门板块
医药板块走强
医药板块集体走强,众生药业、海森药业涨停,海辰药业、华森制药、太极集团、多瑞医药等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恒瑞医药在港上市首日股价一度涨超30%。国元证券表示,5月份开始,药企将进入业绩真空期,市场关注点由业绩转变为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变化,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汽车产业链走高
比亚迪A股涨超2%,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突破1.23万亿元,成交额超10亿元。带动汽车整车板块走高,汉马科技涨停,曙光股份、北汽蓝谷、赛力斯、海马汽车、安凯客车等纷纷走高。
点评:消息面上,4月份比亚迪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数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此外,据乘联分会5月22日最新调研,预计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总量将达到约185万辆,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5.4%。国海证券认为,展望后续,汽车板块有望进入销量高景气、事件催化、产业趋势共振阶段,继续看好汽车板块投资机会。
可控核聚变概念冲高
可控核聚变概念走强,融发核电、哈焊华通、雪人股份涨停,辰光医疗、爱科赛博、中洲特材等涨幅靠前。
点评:据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周五签署行政命令,旨在透过简化新反应器审批监管程序和加强燃料供应链来推动核能产业的发展,受此影响美股核能板块盘后集体暴涨。中信证券认为,近年来海外可控核聚变发展提速,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商业化聚变项目有望在2030前投入商用,倒逼国内产业加速推进。
机构观点
华泰证券:结构性行情或将是近期市场的主要特征
华泰证券指出,沪指在收复3300点之后,对3400点关口的进攻多头显得比较犹豫,一方面,市场缺乏主线特征,市场资金对于主线的共识仍有待进一步凝聚。另一方面,近日成交量持续在低位徘徊,仅略高于1万亿元,主要是存量资金博弈格局,场外资金入场动能不强。尽管沪指近日上行动能显得有些乏力,但5月7日的向上缺口迟迟未补也显示出多头力量依旧保持着韧性,往后看,蓄势整固之后对3400点的进攻或将不会轻易放弃。短线看,沪指预计仍将继续整固,以时间换取空间,结构性行情或将是近期市场的主要特征。
华金证券:短期维持震荡偏强走势 科技仍是主线
华金证券指出,流动性宽松、政策积极,短期分母端驱动力持续,A股维持震荡偏强走势。短期科技仍是主线。行业配置:短期建议继续逢低配置科技和部分消费等行业。从估值性价比角度建议关注成长中的电力设备、汽车、电子、传媒、计算机等行业。短期建议继续逢低配置: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计算机(数据要素)、机器人、军工、传媒(AI应用)、通信(算力)、电子(半导体)等;二是基本面预期可能边际改善的食品、社服、商贸零售、家电、创新药等行业。
光大证券:市场有望延续指数震荡、热点轮动的风格
光大证券指出,市场虽然调整,但指数仍然处于区间震荡的格局之中,接下来市场有望延续指数震荡、热点轮动的风格。方向:低空经济概念。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将于5月23日至25日在深圳举行,大会以“步入低空经济新时代”为主题,或将刺激相关概念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