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英伟达第三季度推出下一代GB300,新一轮AI产业趋势再度开启

2025-05-20 09:46:37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今年二季度,科技领域持续火热,胜率不断提高,大科技赛道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4年至2025年,大模型迎来飞速发展,国内外各大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纷纷在大模型赛道上加速布局,降本提效成为主旋律,模型性能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GPT-4到GPT-4.1,OpenAI开启AGI时代。同时,以Deepseek、豆包、kimi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迅速崛起,开启AI平权时代。

在大模型持续迭代的催化下,海内外主流科技行业指数呈现显著领涨态势

港股受阿里、腾讯等巨头AI场景落地带动,恒生资讯科技行业指数近一年涨幅超51%;A股人工智能在DeepSeek技术突破及政策推动下,申万电子及计算机指数近一年涨幅分别为 31%、27%;美股以英伟达为核心,推动标普通讯服务指数近一年涨幅达40%。5月19日消息,在今日上午的英伟达CEO黄仁勋台北电脑展 2025 主题演讲中,黄仁勋宣布将于第三季度推出下一代GB300人工智能系统。英伟达将联合台积电、富士康在中国台湾建立AI超级计算机。

同时,春节后A股TMT、港股科技板块交投活跃,虽在3 - 4月有阶段性退潮,但全年科技主线地位稳固,且近期以高PE、TMT、AI为代表的高弹性科技风格胜率正逐步提升。

资金面上,据相关机构统计,外资ETF自2024年下半年起持续流入AH股,2025年一季度国内公募主动权益基金也持续增配TMT赛道,往后看机构仍有较大的增配空间,后续有望加速定价其景气的边际改善。港股方面,2024年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创纪录,2025年5月以来更是大幅净流入,为港股科技股提供强劲流动性支持。

新一轮AI产业趋势再度开启

海外方面,近期披露的美股科技巨头财报纷纷超预期并继续加码AI,也进一步为科技成长行情提供催化。

国内方面,以DeepSeek发布为标志的新一轮AI产业趋势才刚刚开启,当前各产业链环节仍在加速迭代焕新,将继续支撑科技板块成为中长期主线。

新一轮科技行情离不开重要产业事件的催化,而5-6月本身也是科技重要产业会议密集催化的时间段,如谷歌开发者大会、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等。在这一时间段,国内科技板块受美股映射的效应更为明显。

科技投资主线:

image

科技投资主线 1:科创AI聚焦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公司。随着DeepSeek的出现,AI行情进入第二阶段,科创AI更聚焦下游端AI应用生态,涵盖芯片、大模型、AI 家电、AI办公和AI眼镜等诸多领域,其指数2025年预测净利润高达128亿元,同比增长96.34%,估值回归正常区间。

科技投资主线 2:港股科技龙头迎来估值重塑。恒生科技、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汇聚国产AI核心资产,恒生科技覆盖全面,港股通互联网聚焦模型与下游软件应用,中国互联网公司凭借用户和流量优势在商业化落地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科技投资主线 3:AI硬件全产业链布局正当时。AI发展促使算力需求飙升,GPU、AI芯片等硬件市场快速扩容,政策扶持加速国产替代,科创芯片指数、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分别聚焦科创板芯片领域佼佼者以及半导体全产业链优质企业,有望受益AI行业发展及算力国产替代双重逻辑。

科技投资主线 4:AI在金融科技率先渗透。金融是AI渗透率领先的行业,DeepSeek大模型API调用价格下降,使金融科技领域付费与变现能力更强,ToC模式金融科技公司可提升用户付费转化率,ToB模式金融科技公司下游客户支付能力强,AI应用落地加速。

相关机构指出,在此背景下,梳理大科技产品图谱,涵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资产的科创AIETF(588790)、港股互联网ETF(159568)、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聚焦人工智能算力资产板块上游的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以及投资人工智能应用资产板块下游的金融科技ETF(516860),能够满足投资者对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投资需求。

文中提及的ETF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