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盘中,首程控股(0697.HK)发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一季度业绩:股东应占溢利达2.13亿港元,同比增长80.5%;营收达3.52亿港元,同比增长。
公告当日晚间,公司召开业绩交流会,就经营情况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作为中国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企业,首程控股以停车和园区管理在内的资产运营业务为基本盘,以资产融通业务——如REITs和机器人产业作为推动自身持续成长飞轮,实现稳定与增长并重的发展。
管理层在会议上表示,2025年,公司四大业务板块已形成深度协同效应,通过资源整合与能力复用,在财务数据层面展现出显著的交叉赋能效果。这种战略级的协同机制,正是推动2025年一季度业绩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驱动因素。
除此之外,管理层在投资者问答环节传递多项关键信息,发言亮点频现,充分展现出坚定信心与积极预期:
1、公司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当前净利润实现80%的同比增长,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
2、公司始终坚守初心,持续以高比例分红回馈投资者。
3、截至目前,公司已投资近20家机器人企业,未来仍将严格筛选,保持投资节奏,打造中国机器人领域最具价值的投资组合。
4、当前机器人投资组合已初步显现优异回报,整体账面回报率超过3倍,部分项目估值增长超过10倍。
5、预计明年将有三家被投机器人企业实现上市,助力公司实现投资成果的进一步兑现。
6、机器人相关业务目前已经产生实际收入。
7、公司不排除未来在垂直应用场景中开展二次开发,通过并购等方式,深入拓展机器人产业生态。
以下是业绩交流会投资者与管理层QA问答实录(部分):
Q1:关于停车管理、园区管理等业务,未来的增量情况如何,有无可持续性呢?
A1:首程控股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并且会越来越好。这不仅体现在公司机器人相关业务具有实质性进展,还包括停车、园区管理等业务展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首程控股在基础设施运营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态势,停车场与园区业务正通过多元化战略实现可持续增长。去年一季度,该项业务收入增长40%,在这个基础上,今年还能保持约30%的增长速度,对于一个基础设施运营商来说极为罕见。公司目前运营网络已覆盖枢纽机场、核心商圈、医疗机构等多元场景,包括北京首钢医院立体停车场、新世界商场停车场等标杆项目均完成长期运营权续约,形成稳定的收益保障机制。
业务创新层面,公司正推动停车资产的价值重构。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车位周转效率。以充电业务为例,公司将其从固定租金转变为“流量分成+服务收费”的复合收益体系,颠覆了传统收费模式。与头部车企、桩企成立的合资公司,使停车场转型为新能源时代的能源补给节点。在空间运营维度,公司还聚焦于立体停车楼组停车综合体的建设,这不仅突破传统业态边界,还通过商业配套植入形成消费生态。
Q2:近期收到了首程控股今年第一笔特别派息,后面几笔具体什么时间会进行分派?公司未来的派息政策又是什么?
A2:公司于2025年3月董事会审议通过总额8.88亿港元的特殊股息分配方案,叠加2024年末期股息构成组合式派息体系。具体实施节奏包括:首笔特别股息已于4月底完成派发,后续两笔特别股息计划分别于9月底和12月底执行,2024年末期股息则安排在8月初发放。此外,2025年中期股息还尚未确定具体金额,这形成连续八个月内五次派息的密集回报周期。
首程控股是一家具有成长性和高股息双重属性的企业,一直以来初心未改,坚定回馈投资人,未来也将与广大投资者分享更多的投资所得。
Q3:在机器人方面,首程控股具体投资了哪些项目?被投项目进展如何?
A3:截至目前,首程控股投资了二十余个项目。
在人形具身领域,公司投资了包括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星海图、松延动力、自变量机器人、云鲸智能等企业,也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机器人实体)联合发起方。公司已构建起涵盖顶尖本体制造商与智能系统开发商的产业生态链。目前仍有多个优质项目处于推进阶段,后续将持续完善布局。
工业机器人领域重点聚焦细分场景应用,所投企业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炎凌嘉业的喷涂机器人获得多家整车厂商订单,万勋科技的柔性夹爪机器人正与车企开展深度合作,粤十科技的冷库叉车机器人实现了高空作业自动化。该项目尤其具备显著社会价值,通过替代高危人工叉车作业,有望大幅降低从业人员伤亡率及职业病风险。医疗机器人板块则形成差异化布局,涵盖图湃医疗的眼科机器人、罗森博特的骨科机器人以及未磁科技的心脑磁检测机器人,持续推动医疗场景的智能化革新。
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战略投资沃兰特、微分智飞,构建起立体化技术矩阵。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基金组合已显现优异回报,整体投资回报率超3倍,个别项目估值增幅达10倍以上,而上述成果仅基于基金成立一年多的投资周期。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公司计划年内继续布局约20家机器人企业,2026年将延续同等投资强度,致力于打造中国机器人领域最具价值的投资组合,形成具备市场代表性的“产业ETF”。
Q4:公司能否提供本年度的业绩指引?
A4:从历史数据来看,公司业绩增速呈现持续提升态势,这一趋势具备较强可持续性,公司亦有信心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尽管当前时点(基于截至前五个月的经营数据)尚难以提供全年具体数值预测,但依托独特的商业模式,公司业绩下滑的可能性极低。核心逻辑在于业务结构具备双重支撑——停车园区等主营板块维持稳健基本盘,机器人创新业务则形成增量贡献。从实际经营成果看,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达80%,创历史新高,该增速在行业内处于显著领先地位。
Q5:公司认为,未来机器人将会在哪些领域落地呢?其他机器人相关业务进展如何?
A5:关于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落地路径,首程控股基于产业实践形成了系统性认知。从技术演进维度观察,当前我国在实验室研发与初创企业培育层面已形成全球竞争力,但产业化的核心挑战在于应用场景的深度拓展。首程控股于今年2月正式成立的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正是致力于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转化桥梁,通过整合产业资源帮助被投企业突破商业化瓶颈。
就具体应用领域而言,当前产业化进程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形与四足机器人领域正加速向消费端渗透,展览展示、科研教育等场景已形成明确市场需求,而在工业巡检、特种作业等B端领域的技术验证也取得实质性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特定垂直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有望在近两年得以实现,例如电力巡检、消防救援、医疗辅助等高价值场景。首程控股的战略重心将聚焦两类方向:其一是展览展示、科研、教育、园林、医疗这类具备快速落地条件的场景,通过标准化解决方案实现业务放量;其二是面向特定领域进行深耕,构建具有行业壁垒的解决方案。此外,公司不排除未来会拓展垂类场景的二次开发,通过并购等方式更深入探索机器人领域。
从产业终局视角研判,机器人技术本质上应定位于智能时代的通用型基础设施,其产业的价值创造逻辑更趋向于跨行业的底层赋能。首程控股尤为重视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长期价值,这类具备自主进化能力的技术平台将突破特定场景限制,通过真实应用场景的数据反馈驱动技术迭代。
公司基于上述机器人产业公司,为机器人企业提供销售代理、融资租赁、行业咨询及供应链管理等服务,目前已经产生实际收入。
Q6:公司认为哪一家被投资的机器人公司会是最快上市的?
A6:根据当前评估,预计2026年将有约3家被投企业具备申报上市条件,其中进展最快的企业有望于今年底前启动申报程序,整体推进节奏较原计划显著提前。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已有多个被投企业满足财务指标、合规性审核等基本上市要求,鉴于各企业申报进程涉及多方协调及监管审核因素,公司暂不便具体评价单个标的的上市时间表。
Q7 :REITS板块看起来是独立出来的一块业务,公司在这部分业务上是如何规划的?未来是否会有持续的精力和资金上的投入?与其他业务如何协同?
A7:首程控股在公募REITs领域持续深化战略布局,尤其是在C-REITs领域,属于市场最大产业投资人。当前公司管理规模达300亿元的专项基金组合,包括与中国人寿联合设立的100亿元平准基金,以及两支各100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通过战略配售和主动管理,公司深度参与REITs全生命周期运作,构建起覆盖Pre-REITs培育、发行定价、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完整价值链。
此外,REITs业务有更大战略价值。目前市场上发行REITs产品的企业,多为各自行业的领军者,普遍拥有大量可应用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场景,包括物流产业园区、商业楼宇、住宅社区、垃圾焚烧厂、电力巡检、光伏电站等。首程通过投资这些公募REITs产品,实质上与这些头部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联盟关系。
在这一生态中,首程不仅是场景端的重要合作方,更是机器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凭借这一“双重身份”,我们在产业链中拥有更有利的战略位置,也更深入地理解场景方与技术方的真实需求与关键痛点,为推动机器人技术落地与价值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