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的实验室里,人工智能正以惊人的速度学习新技能;在中国和德国的工厂里,机器人昼夜不停地装配汽车与电子产品。科技进步本应造福全人类,然而,这场革命的红利却未能惠及所有人。相反,全球贫富差距正在拉大,大量普通工人因自动化而失业,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压力日益加剧。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语言模型的普及,正在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内,数亿人可能因自动化失去传统岗位。而这次受冲击的不只是体力劳动者,律师、会计师、数据分析师等原本被认为“安全”的白领职业,也正面临智能系统的竞争。
无条件基本收入:缓解危机的最新道路
面对可能的大规模失业,无条件基本收入(UBI)被视为一种应对方案。UBI 主张向每位公民发放固定收入,无论其是否工作。近年来,芬兰、加拿大和肯尼亚等地的小规模试点表明,这一政策确实能改善社会稳定性,并鼓励人们探索新的职业选择。在肯尼亚的实验中,接受 UBI 资助的人不仅经济压力减轻,还更愿意尝试创业。
然而,UBI 仍然面临难以回避的问题:它需要庞大的财政支出,而现有试点大多依赖政府预算或慈善基金,难以推广到全球范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指出:“UBI 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理想,但现实的资源分配和政治考量让它难以大规模实施。”
为了解决传统UBI财务不可持续问题,在刚刚结束的Token2049 Dubai,来自模块化区块链Meta Earth的技术团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去中心化、自驱动的全球UBI模式。
下一代互联网能否带来公平?
我们通常认为,Web3的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对权力和控制方式的重新思考。Web3 的核心承诺是打破传统银行和科技巨头对财富和数据的垄断,让用户重新掌握控制权。
然而,这幅图景并非没有瑕疵。区块链网络目前面临速度慢、费用高的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Web3 的早期阶段似乎重演了旧有的不平等:少数早期投资者持有大量代币,普通用户很难挤进这个新世界,财富依然集中在少数“鲸鱼”手中。支持者认为,Web3 是对互联网垄断的纠正;批评者则警告,它可能只是换了个形式的资本游戏。无论如何,这场变革已经开始,而它的成败将取决于技术如何落地,以及谁能从中受益。
在当前这个充满争议的 Web3 世界中,Meta Earth 试图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它的创始人 Patrick Oerer 曾在多家顶级投行如瑞银(UBS)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曾在波士顿商业银行 BMFN 担任欧洲董事总经理,在传统金融业有21年从业经验,深谙传统金融的规则与局限。如今,他将目光转向区块链,希望用技术打破财富分配的壁垒。Meta Earth 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模块化公链,以及包括区块链钱包、去中心化社区、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身份、基于加密货币的支付系统等在内的一整套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甚至还包括一个崭新的虚拟世界,足以支撑社交媒体、娱乐、消费和金融服务等各种应用场景向Web 3的迁移。
Meta Earth:通过模块化和DID实现可持续的全球UBI
Meta Earth希望通过创新技术和经济模型,为Web3注入公平性和可持续性。ME Network是Meta Earth的核心基础设施,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区块链功能解耦为独立模块,实现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与以太坊等传统公链相比,ME Network具备显著优势:
· 高TPS:通过并行处理和优化的共识机制,ME Network实现远超以太坊的TPS,足以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
· 低gas费用:模块化设计优化资源分配,显著降低交易成本,让用户以极低费用参与网络互动。
· 跨链兼容性:支持与其他主流公链无缝互操作,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流动性。
这些特性使ME Network成为支持Web3大规模应用的理想平台,为Meta Earth的去中心化、自驱动的全球UBI愿景奠定技术基础。
Meta Earth 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 ME ID 系统。用户通过ME Pass应用完成KYC验证,利用全同态加密(FHE)和零知识证明(ZK)技术获得唯一数字身份:
· FHE:允许在加密数据上直接计算,无需解密,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实现数据高效利用。
· ZK:用户无需透露具体信息即可证明身份或交易有效性,增强安全性、防止作弊并提升效率。
有了 ME ID,每个人就有了平等参与的机会。用户通过ME ID认证后,获得 1 个 永久质押的MEC 代币,这枚代币无法提取,但会永久地为持有者产生每日收益,成为 UBI 的一种新模式。这种设计被 Oerer 称为“链上永久基本收入”。这种设计确保全球用户平等参与,摆脱传统UBI对中央资金的依赖。
MEC 代币总供应量为 200 亿,其中一半永久质押于全球区域节点(Zone),另一半通过质押机制逐步产出,产出量每年减半,确保系统长期可持续。用户还可通过参与生态互动获得额外奖励,并随着生态的逐渐繁荣而分享收益。Oerer 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公平的全球经济体系,让所有用户都能享受到 Web3 和当下的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红利,而不仅仅是少数投资者。”
Meta Earth的愿景并不仅仅是给所有人发放代币。它想要建立一个公平的数字经济,因此需要真正的应用和真实的参与者来驱动。在这方面,他们的核心优势在于模块化设计、公平参与和经济自循环。模块化公链的高性能和无缝扩展性,支持 Web3 大规模应用的落地。而ME ID 确保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数字身份,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经济体系中,真正实现了普惠性。最重要的是,MEC 代币的发行和分配机制设计为长期可持续,用户通过参与生态互动获得奖励,而生态的繁荣又反过来提升代币价值和用户收益,形成一个可自我维持的自循环经济体系。只有当足够多的真实应用在 Meta Earth 上运行,MEC 代币才会具备实际价值,用户获得的收益才能转化为真实收入。
技术的未来:是公平的催化剂,还是不平等的加速器?
科技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希望与忧虑。一方面,它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另一方面,它也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剧财富分配的不平衡。Meta Earth 这样的尝试或许能为公平分配带来新的可能性,但它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更取决于政策制定者、社区和用户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技术究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还是贫富差距的放大器?答案并不取决于科技本身,而取决于我们如何选择使用它。
这使得我们都可以期待Meta Earth为所有用户提供的无条件基本收入能够真正在全球每个地方都普及。当更多的普通人每天都能自动得到收入的时候,人们会因此具有更高的幸福感。
未来几年,将是检验这一问题的关键时期。是时候让我们共同关注并参与这场对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