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红外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78亿元,同比增长10.87%;毛利润为10.90亿元,较上一年度略有增长。然而,归属净利润出现大幅亏损,达到-4.47亿元,同比下降760.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94亿元,同比下滑2628.52%。尽管公司在型号项目业务比重逐步向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倾斜,并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高昂的研发投入和运营成本严重拖累了公司盈利。
型号项目业务:订单延迟与价格下调拖累收入
高德红外的型号项目业务一直是其核心板块,主要服务于国防装备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研制的2560×2048@10μm高温中波制冷探测器完成了样机的研制,并顺利交付总体单位。此外,二类超晶格制冷探测器中标多个国内重大型号,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然而,型号项目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和部分型号项目类产品价格下调,导致该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
公司在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领域取得新进展,成功中标重大型号国内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项目,标志着民营企业首次在重大装备系统项目上的竞标胜出。尽管如此,订单延迟和价格下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该板块的整体表现。未来,公司需在订单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确保型号项目业务的稳定增长。
民用产品业务: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创新并进
高德红外的民用产品业务在报告期内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是在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方面。公司通过多品牌战略与精准营销,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国际市场份额取得积极进展。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对成像处理、高精度测温、智能化算法及软硬件平台的投入,取得多项突破。自主研发的热成像摄像机系列成功通过开源鸿蒙认证,成为国内首批兼容鸿蒙生态的热成像设备供应商。此外,公司全年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签约优质经销商,为全球销售渠道的稳健扩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民用产品业务的收入增长并未能抵消型号项目业务的收入下降,公司需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核心元器件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建设并行
高德红外的核心元器件领域在报告期内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在制冷探测器方面,640×512@15μm中波线性制冷探测器已完成小批量试制,并具备大批量量产的能力;1024×768@10μm、640×512@15μm高温中波制冷探测器完成了第二轮样机的设计,各项性能指标理论上显著提升。在非制冷探测器方面,公司现有400×300@12μm、400×300@17μm、640×512@12μm、800×600@12μm、800×600@17μm、1280×1024@12μm等金属陶瓷封装探测器产品,进一步优化工艺,提升良率与性能。
在产业化基础建设方面,公司结合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自主搭建了国内首条车载红外AA生产线,还建成了行业领先的自动化综合测试产线,实现了近百道生产工序的自动化,满足行业客户快节奏、高质量的量产交付需求。然而,尽管公司在核心元器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高昂的研发投入和运营成本依然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较大压力。未来,公司需在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以确保核心元器件业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