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伟星股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6日接待交银施罗德基金、国寿养老、国盛证券、光大证券4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伟星股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谢瑾琨等。
据了解,伟星股份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9.79 亿,同比增长 22.32%。分地区看,国际业务好于国内业务;分产品看,拉链业务增速略高于钮扣,织带业务增速不错。由于关税政策和终端消费不振,预计公司短期接单有压力。服饰辅料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关税变动虽加剧竞争但利于国际化企业,行业集中度会提升。
据了解,面对加征关税和国际订单迁徙,公司形成应对方案,包括加强市场端交流、推进国际化战略、内部严控成本等。公司正与下游客户沟通应对危机,订单生产周期 3 - 15 天,忙季会延长,公司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满足交期需求,订单能见度短。
据了解,公司重视越南工业园发展,其产能利用率提升,订单趋势良好。产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辅料产品非标属性明显,下游客户除价格外更重视产品研发能力等综合能力。
调研详情如下:
互动环节
1、公司一季度业绩靓丽,请问分地区和分产品来看分别如何?
答: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79 亿,同比增长 22.32%。分地区看,受益于全球化战略的深入,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国际业务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现好于国内业务;分产品看,拉链业务的增速略高于钮扣,织带业务基数较小,但也保持了不错的增速。
2、公司二季度以来接单情况如何?
答:由于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服装等终端消费不振,当前行业总体非常谨慎,预计公司短期接单会面临一定压力。
3、加征关税会给行业竞争格局带来哪些影响?
答:服饰辅料行业竞争格局整体较为稳定,本轮关税变动虽将加剧行业竞争程度,但有利于拥有国际化能力的企业。长期来说,衣食住行属于日用生活必需品,服装消费存在偏刚性的需求。在抵御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冲击的进程中,综合竞争实力强、国际化布局领先的头部企业更具优势,服饰辅料行业的集中度也会逐渐提升。
4、面对加征关税和国际订单迁徙的趋势,公司有哪些应对措施?
答:公司正逐渐形成一整套应对解决方案,将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努力抵御不利影响。在市场端,公司将加强与下游品牌服饰客户及成衣加工企业的交流,积极商讨并评估相关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大对其他市场的拓展力度,持续做好与源头品牌的对接与开发工作,努力提升市场份额。此外,在内部,我们也将严控成本,在"开源"的同时努力"节流",并通过加强货款管理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5、公司预计加征关税将如何承担?
答:公司正与下游客户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沟通并将共同应对本次贸易冲突所引发的危机;但就目前中美之间加征关税的比例,产业链上下游实际很难完全消化,最终可能会抬高美国服装终端市场的零售价格。此外,尽管美国对部分国家实施了90天的关税暂停,但其后续不确定性仍然较高。
6、公司订单能见度和交期分别是多少时间?
答: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在3-15天,具体受公司产能饱和度、订单量和客户实际需求等影响而表现不一,常规来说忙季时交期会适当延长。当然,由于客户对于快反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也在不断通过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和柔性制造体系的打造来提升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交期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公司订单能见度相对较短。
7、公司两家海外工业园的生产效率如何?其中越南工厂进度是否出现加速?
答:公司非常重视越南工业园的发展,配置了最成熟、先进的生产设备,并派驻了各业务线的中方骨干,其整体保障水平将逐步释放;由于公司孟加拉工业园建设和投产时间较早,其生产水平已落后于公司实际制造水准,公司已按既定计划对孟加拉工业园进行技改升级,目前正在推进过程中。根据目前的市场趋势,公司国际化进程有所加速,海外产能将继续爬坡。其中,伴随主要客户陆续验厂通过后进行下单,公司越南工业园的产能利用率较之2024年呈现快速提高,订单趋势良好,预计营业收入在2025年度将有显著提升。
8、公司产品的定价模式是怎样的?下游客户对于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如何?
答:公司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由于辅料产品非标属性明显,所以公司会依照客户的实际要求,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材质、工艺、难度等进行合理定价。总体来说,公司拉链等服饰辅料产品具有不错的性价比。但由于服饰辅料产品占成衣成本的比重较小,相对于价格,品牌客户除品质要求外越来越重视服饰辅料供应商的产品研发能力、交期和服务等综合能力。因此,我们认为产品价格只是下游客户的考量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