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德生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9日接待同泰基金、鸿运私募、创富兆业、磐厚资本、明豪能源公司等2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德生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董事长、总经理虢晓彬,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陈曲,证券事务代表赵丹敏。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德生科技 2024 年度和 2025 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有所下滑,但有较好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公司多年深耕民生服务,搭建了人社领域运营服务体系,从社保卡服务拓展多场景应用,并在 2025 年一季度业绩下滑幅度收窄,呈现回升势头。
据了解,在问答环节中,德生科技介绍了主营业务社保服务情况,三代卡发卡节奏,就业服务优势,以及重点场景应用的中长期展望等。还提到 2024 年数据要素业务进展及未来考虑数据资产入表,未来的并购方向以及人员方面的变化等情况。
据了解,公司在转型过程中“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收入体量短期下滑,长期增长潜力明确,在员工持股计划中被纳入关键考核指标,未来有望成为驱动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调研详情如下:
一、德生科技经营情况简要介绍
公司2024年度、2025 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有所下滑,但近几年公司保持较好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且过亿,为公司业务转型奠定良好基础。公司搭建了人社领域从 G端到C端的运营服务体系,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从公司业务看,公司多年深耕民生服务,在人社行业具备较领先的"know how"能力;以社保卡服务为起点,将场景应用延伸至"就业""就医""政务"等方面。这些刚性的民生服务契合目前国家提倡的"民生服务促消费"政策导向,也充分发挥了德生科技团队的服务优势。
从经营指标看,2024 年公司毛利率保持平稳水平,同时通过内部降本增效,三大费用(销售、管理、研发)绝对值同比下降,但费用转化为业绩的效率偏低,公司近两年在 AI技术、数据要素、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持续投入还未快速转化。目前公司也在加速实现业务价值落地。从2025 年一季度看,公司业绩下滑幅度收窄,并呈现良好的回升势头。
从市场传播看,我们希望市场投资者能对公司更加有信心,在2024 年年报披露中,针对 2022 年的回购股份公司同步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经过两年的打磨和转型,公司业务目标更加明确,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将充分调动骨干力量的积极性。员工持股计划中的考核目标,虽不代表公司的业绩承诺,但公司业务团队对达成目标充满信心。
二、问答环节
问题 1:公司如何看待主营业务社保服务这几年相对下降情况?未来几年第三代社保卡(以下简称"三代卡")的发卡节奏会加快吗?
答:您好,从社保服务业务看,近年来政府调整了社保卡发卡策略,从过去"大批量、快速发卡"模式,转向"以服务驱动发卡"的精细化模式,整体发卡节奏放缓。这一转变旨在解决此前因集中发卡导致的卡片滞留、未激活等问题,同时更注重提升用户体验。目前,发卡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并有明确的发卡率和电子社保卡签发量指标。银行作为发卡主体,正通过与德生科技这类专业服务商合作,以服务推动发卡,从而帮助银行获客、活客,及增强用户的粘性。截至2024年底,全国三代卡持卡人数已突破 5亿,剩余发卡空间近9亿。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社保卡服务将持续为业绩提供坚实基础。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 2:昨天国家新闻部发布会出台实施稳就业的举措,德生科技做的就业服务与其他人力资源公司有相比有什么优势?
答:您好,德生科技相比 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人力资源公司(主要服务B端企业)的差异化优势在于:(1)面向 G端:作为人社服务商,德生科技依托政府资源,参与多个省级公共就业服务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支持。(2)面向C端:凭借政府合作优势,聚焦蓝领、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人群,打造灵活就业、零工市场等新就业业态服务品牌,通过"线上平台+线下驿站"的一体化服务体系,高效触达 C端用户,快速开发岗位并实现精准匹配,形成可复制的闭环运营模式。(3)面向B端:通过链接B端企业提供劳务咨询、就业培训等服务,按服务量或服务次数结算,拓宽盈利渠道。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3:公司年报提及的重点场景应用,例如" AI+政务、AI+就业、AI+就医",这些场景中长期的展望如何?
答:您好,公司以综合民生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服务"人"为核心,通过运营团队打通"政务""就业""就医"等重点场景,例如,在就业服务场景中可无缝对接就医需求,实现跨场景联动,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未来,公司将不断拓展与深耕"以人为中心"的服务,通过政府资源推动业务规模化落地,覆盖更多用户群体,增强用户粘性与商业化可持续性。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4:2024 年公司数据要素业务进展如何?未来会考虑数据资产入表吗?
答:您好,2024年,公司成功中标"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代运营服务"项目,同时,获得 SGS颁发的全球首张"ISO 55013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形成在数据服务领域的卡位优势。后续公司将高效整合数据资源,深度参与地方公共数据资源的登记与治理工作,并持续推动国家级"数据超市"与地方"服务专区"的协同发展,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基于多年的运营服务,公司沉淀了较多的服务数据,并已完成内部数据资源盘点,确认符合数据资产入表的条件。由于财政部新会计准则相关细则尚待明晰,公司出于谨慎考虑,正密切关注同行业实践,并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启动这项工作,期待通过公司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积累,确保入表数据资产可持续产生收益。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5:国家近年都在倡导并购重组,公司接下来会考虑并购吗?以及未来并购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答:您好,公司始终关注市场并购机会,已于2021 年成功完成了对一家互联网人力资源公司的并购。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对潜在标的保持审慎态度,重点评估其经营稳定性及未来业绩表现。公司未来的并购方向:(1)业务协同:结合公司在多个地市获得授权运营服务商身份,通过并购补足区域服务能力,强化资源整合与运营效率。(2)技术强化:通过并购补充公司研发力量,重点提升算力支撑与AI模型训练能力,依托运营服务中积累的数据资源,实现精准服务闭环。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 6:2024 年报提及公司引进了人工智能研究院,今年公司员工人数会增加吗?以及在人员结构方面有哪些调整?
答:您好,公司上半年暂无大规模扩编计划,但随着业务向 C 端运营服务转型,将适时补充相关人才。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化调整主要围绕以下方向:(1)通过并购或战略合作引入高精尖及 AI技术人才,强化创新能力;(2)对传统业务(如社保卡、设备服务)团队进行转型,协同运营服务板块,提升整体经营效率。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7:2024 年年报显示,公司"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收入体量有所下降,公司如何看待这块业务的未来增长情况?
答:您好,公司在转型过程中,受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收入体量短期内出现下滑,并不代表该类业务的不持续或不确定性,其长期增长潜力明确,具备强劲爆发力。在公司推出的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中,该业务被纳入关键考核指标,预计未来有望占据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 50%以上。随着公司加速从G 端向C端运营服务模式转型,公司对这项业务持续做大充满信心,将成为驱动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