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苹果:“躺平” 容易,跑起来难

2025-05-02 09:56:28
海豚投研
投研机构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苹果 (AAPL.O) 北京时间 2025 年 5 月 2 日上午,美股盘后发布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截至 2025 年 3 月),要点如下:1、整体业绩:收入&利润,稳步提升。本季度苹果公司实现营收 9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略好于市场一致预期(942 亿美元)。公司本季度收入端的提升,主要受益于 iPhone、Mac、iPad 及软件服务业务的增长带动。苹果公司毛利率 47.1%,同比增加 0.5pct...

苹果 (AAPL.O) 北京时间 2025 年 5 月 2 日上午,美股盘后发布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截至 2025 年 3 月),要点如下:

1、整体业绩:收入&利润,稳步提升本季度苹果公司实现营收 9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略好于市场一致预期(942 亿美元)。公司本季度收入端的提升,主要受益于 iPhone、Mac、iPad 及软件服务业务的增长带动。苹果公司毛利率 47.1%,同比增加 0.5pct,符合市场一致预期(47.1%)。本季度软件服务业务毛利率继续提升至 75.7%。

2、iPhone:均价回落,出货增长。本季度公司 iPhone 业务实现营收 4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好于市场一致预期(454 亿美元)。本季度手机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 iPhone16e 的推出和部分消费者应对关税而提前购买的带动。对于本季度,海豚君估算 iPhone 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 10.1%,出货均价同比下滑 7.4%。

3、iPhone 以外其他硬件:可穿戴等业务,仍将承压。受新品及换机需求的带动,公司的 Mac 业务和 iPad 业务在本季度继续增长。而至于可穿戴等其他硬件业务,虽然受益于中国国补政策,但本季度的收入仍然是下滑的,表明整体需求端还是相当低迷的。

4、软件服务:再创新高。软件服务本季度收入 266 亿美元,略低于市场一致预期(267 亿美元)本季度软件业务的收入再创新高,毛利率继续提升至 75.7%。凭借高毛利率,公司软件业务以接近 28% 的收入占比,产生了公司 45% 的毛利润。

海豚君整体观点:虽然本季度还不错,但 “低增长” 中暗藏风险。

$苹果(AAPL.US) 本季度财报数据整体不错,收入端和利润端都实现了稳健增长。其中收入端的增长,主要来自于 iPhone、Mac、iPad 及软件服务业务的增长带动;软件服务毛利率的提升,结构性推动了整体毛利率的上行。

然而这份财报看似 “稳健”,但其中暗藏着一些风险:1)即使本季度在 iPhone16e 的加持下,iPhone 业务也仅仅是略有增长;2)可穿戴等硬件产品的需求仍旧低迷,收入端依然是负增长;3)软件服务收入虽然继续增长,但增速呈现出回落的趋势;4)可穿戴等硬件产品仍将受到关税的影响,从而增加公司的相关成本。

而至于市场关心的关税影响,公司管理层预期对下季度成本端的影响在 9 亿美元左右。海豚君认为,这主要来自于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等产品,而核心产品(iPhone、Mac 和 iPad)都获得了豁免。因而,相比于公司的单季度近 400 亿美元的硬件端成本,9 亿美元的影响显得不太大,但仍会对毛利率有所侵蚀

从短期角度看,公司预期下季度收入端的增长区间为 0-5%。虽然本季度推出了 iPhone16e,但公司下季度的增长却仍是乏力的。在关税政策影响下,可穿戴等硬件业务将继续承压,也将对公司下季度的整体毛利率有所侵蚀。

结合公司当前 3.2 万亿美元的市值,对应 2025 财年将近 29 倍 PE(假定收入增速 +4%,剔除去年欧盟补税影响后的利润端增速 +7%)。虽然公司重视股东利益(本季度进行了 38 亿美元派息和 250 亿美元的回购,并将额外批准 1000 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但经营面的多重风险,仍将会对公司的估值带来压力。

从中长期角度看,虽然公司将部分产品产能已经转移至越南和印度,但只要是非美本土制造,未来也都存在关税方面的风险。此外,公司未来将提高在美采购芯片的比例,这也可能将提升公司未来硬件端的成本。如果苹果公司推不出超预期的 AI 功能或新的爆款硬件产品,公司经营面仍将面临增长的压力,难以提振市场的信心。

海豚君对苹果财报的具体分析,详见下文:

一、整体业绩:收入&利润,稳步提升

1.1 收入端:2025 财年第二季度(即 1Q25)苹果公司实现营收 9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略好于市场一致预期(942 亿美元)。公司本季度收入端的提升,主要受益于 iPhone、Mac、iPad 及软件服务业务的增长带动,而仅有可穿戴等其他硬件业务仍是同比下滑的。在本季度中,仅有大中华区收入是下滑的,其他地区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看:

①苹果公司本季度硬件业务的增速为 2.7%。本季度硬件业务继续增长,虽然可穿戴及其他业务仍在下滑,但公司的核心硬件产品(iPhone、iPad 和 Mac)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从而带动硬件端的正向增长;

②苹果公司本季度软件业务的增速为 11.6%,维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具有一定的抗风险性。即使在硬件收入相对低迷的时期,软件服务也一直维持增长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公司软件业务的增速呈现出回落的趋势

从各地区来看本季度苹果公司仅在大中华区收入是出现下滑的,而在其他地区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表现。公司在大中华区的低迷表现,主要是受到了强烈的市场竞争影响。虽然中国对手机等电子产品推出了相关补贴,但实际上对国内安卓品牌更为有利,苹果手机在中国地区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侵蚀

美洲地区、欧洲地区和大中华区是公司最主要的三大收入来源。具体来看,美洲地区的收入占比达到 42.3%,本季度增长 8.2%;欧洲地区本季度微幅增长 1.3%;而大中华区的收入本季度同比下滑 2.3%。

1.2 毛利率:2025 财年第二季度(即 1Q25)苹果公司毛利率 47.1%,同比增加 0.5pct,符合市场一致预期(47.1%)公司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是受软件业务毛利率增长的带动。

海豚君拆分软硬件毛利率来看:

苹果公司本季度软件毛利率继续提升至 75.7% 的历史新高,是本季度公司毛利率提升的主要来源。而硬件端的毛利率回落至 35.9%,同比下滑 0.7pct,主要是受产品组合、外汇因素和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公司本季度推出的 iPhone16e 相对低价产品,对公司产品组合均价和毛利率产生了相应影响。

1.3 经营利润:2025 财年第二季度(即 1Q25)苹果公司经营利润 2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1%。苹果公司本季度经营利润的增长,是受收入和毛利率提升的带动。

本季度苹果公司的经营费用率为 16%,同比增长 0.2pct。公司销售和行政费用保持稳定,但是 AI 在苹果这里的投入主要体现在研发开支上,这个季度多增的支出也主要体现在研发支出中。

可以合理推断,接下来无论苹果收入如何,研发会刚性拉大,如果 AI 换机无法如期兑现,公司或许靠着软件收入更快增长持续改善毛利率结构,但是支出端的经营杠杆释放很可能会受到挤压。

二、iPhone:均价回落,出货增长

2025 财年第二季度(即 1Q25)iPhone 业务收入 4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好于市场一致预期(454 亿美元)公司 iPhone 业务本季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出货量的提升而 iPhone 均价的下滑,主要是受本季度推出的低价版 iPhone16e 的影响。

海豚君具体从量和价关系来看,来看本季度 iPhone 业务增长的主要来源:

1)iPhone 出货量:根据 IDC 的数据,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 1.5%。苹果本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 10% 左右,公司的出货量表现好于整体市场。海豚君认为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1)公司发布 iPhone16e,新品推出带动一部分需求提升;2)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涨价预期,激发部分消费者提前购买的行为

2)iPhone 出货均价:结合 iPhone 业务收入和出货量测算,本季度 iPhone 出货均价为 809 美元左右,同比下滑 7.4%。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本季度推出的 iPhone16e 低价版本,结构性地拉低了公司 iPhone 组合的产品均价。

三、iPhone 以外其他硬件:可穿戴等业务,仍将承压

3.1Mac 业务

2025 财年第二季度(即 1Q25)Mac 业务收入 7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7%,基本符合市场预期(78 亿美元)。

根据 IDC 的报告,本季度全球 PC 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 5%,而苹果公司本季度 PC 出货量同比增长 14.6%,公司表现明显好于整体市场,主要得益于最新款 MacBook Air、MacBook Pro 和 Mac mini 等机型的推动。

结合公司及行业数据,海豚君推测本季度公司 Mac 的出货均价为 1445 美元,同比下滑 6.9%。公司 Mac 业务本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出货量的提升。

3.2 iPad 业务

2025 财年第二季度(即 1Q25)iPad 业务收入 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2%,好于市场一致预期(62 亿美元),主要由搭载 M3 芯片的新款 iPad Air 带动。

从行业层面看,平板电脑市场已经有所回暖,近三个季度均实现同比增长。自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平板电脑市场已经出现换机需求。此外,基于中国地区的国补政策,iPad 的部分产品也落在国补的相对优惠区间内,也有望带来相关销量回升。

3.3 可穿戴等其他硬件

2025 财年第二季度(即 1Q25)可穿戴等其他硬件业务收入 75 亿美元,同比下滑 4.9%,低于市场一致预期(81 亿美元)。可穿戴及其他业务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出现下滑,这表明相关下游需求仍然是低迷的。

随着国补落地,中国地区的手表等可穿戴产品将受益于政策推动。但不容忽视的是美国关税政策,当前 iPhone、Mac 和 iPad 获得豁免,而 Airpods 和 Apple Watch 等产品仍是未豁免状态,这也将给可穿戴及其他硬件业务带来压力。

四、软件服务:再创新高

2025 财年第二季度(即 1Q25)软件服务收入 2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6%,略低于市场一致预期(267 亿美元)。虽然业务仍维持两位数增长,但增速有回落的态势。软件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用户的沉淀和单用户收入的提升。

从 Sensor Tower 数据来看,苹果公司本季度的 App Store 收入同比增长 13%,其中下载量同比增长 3.8%

在软件服务中,最让人关注的是软件服务的毛利率水平。在本季中软件服务毛利率继续提升至 75.7%,连续 5 个季度站稳在 74% 以上,并又创新高。凭借高毛利率,公司软件业务本季度以接近 28% 的收入占比,产生了公司 45% 的毛利润。

海豚投研苹果历史文章回溯:

财报季

2025 年 1 月 31 日电话会《苹果(纪要):继续利用混合模型来优化成本和性能》

2025 年 1 月 31 日财报点评《苹果:大模型 “瘦身”,硬件成最后赢家?》

2024 年 11 月 1 日电话会《苹果:Apple Intelligence 将在更多国家和语言中推广(FY24Q4 电话会纪要)》

2024 年 11 月 1 日财报点评《苹果:百亿大出血,还能扛得住?》

2024 年 8 月 2 日电话会《苹果:ChatGPT 将在年底前完成整合(FY24Q3 电话会纪要)》

2024 年 8 月 2 日财报点评《苹果:美股顶梁柱稳住了》

2024 年 5 月 3 日财报点评《苹果:iPhone 卖不动,祭出回购大杀器》

2024 年 2 月 2 日电话会《硬件毛利率稳步提升,进军 AI(苹果 FY24Q1 电话会)》

2024 年 2 月 2 日财报点评《“躺平” 的苹果,凭什么享受 30 倍 PE?》

2023 年 11 月 3 日电话会《苹果:毫无亮点的下季度(FY23Q4 电话会)》

2023 年 11 月 3 日财报点评《苹果:零成长的 “摇钱树”,值 30 倍 PE 吗?》

2023 年 8 月 4 日财报点评《苹果:勉强扛住,要靠印度来拯救?》

2023 年 8 月 4 日电话会《印度市场,再创历史纪录(苹果 FY23Q3 电话会)》

2023 年 5 月 5 日财报点评《苹果:逆风翻盘,才是真 “机皇”》

2023 年 5 月 5 日电话会《苹果的逆风翻盘,难道全靠印度等新兴市场?(苹果 FY2023Q2 电话会)》

2023 年 2 月 3 日财报点评《苹果:缠在身上的雷,终于出来了》

2023 年 2 月 6 日电话会《需求冲击有限,指引再续信心(苹果 FY2023Q1 电话会)》

2022 年 10 月 28 日电话会《苹果:旺季不旺,“卷王” 也难逃衰退(FY2022Q4 电话会)》

2022 年 10 月 28 日财报点评《苹果:唯一没卧倒的巨头,还能挺多久?》

2022 年 7 月 29 日电话会《仅有 iPhone 业务遮羞,管理层会怎么解释(苹果电话会)》

2022 年 7 月 29 日财报点评《微增的 iPhone,竟成了苹果最后一块 “遮羞布”》

2022 年 4 月 29 日电话会《多因素困扰,苹果给出疲软指引(电话会纪要)》

2022 年 4 月 28 日财报点评《疯狂赚钱的苹果,该为增长忧心了!|财报季》

2022 年 1 月 28 日电话会《苹果:供应危机缓解,创新点燃真科技(电话会纪要)》

2022 年 1 月 28 日财报点评《苹果的硬实力,又甜又香 | 读财报》

2021 年 10 月 29 日电话会《业绩预期落空后,苹果管理层交流了什么?》

2021 年 10 月 29 日财报点评《预期扑空,苹果答卷尬了》

2021 年 7 月 28 日电话会《苹果五项全能大超预期后,管理层的解读(附完整 Q&A)》

2021 年 7 月 28 日财报点评《苹果:优秀的定义,五项全能大超预期》

2021 年 4 月 29 日电话会《苹果 2021Q2 业绩会纪要》

2021 年 4 月 29 日财报点评《优秀的公司总是不断超预期,新财季的苹果够硬气!》

2021 年 4 月 25 日财报前瞻《霸气侧露的一季报后,苹果新一季财报会持续爆发吗?》

深度

2022 年 12 月 29 日《半导体雪崩?最惨烈下跌后才会有真弹性》

2022 年 11 月 11 日《业绩好也照样跌,苹果真的甜吗?》

2022 年 6 月 17 日《消费电子 “熟透”,苹果硬挺、小米苦熬》

2022 年 6 月 6 日《美股巨震,苹果、特斯拉、英伟达是被错杀了吗?》

2022 年 2 月 28 日《苹果:转嫁成本压力,就服你!》

2021 年 12 月 6 日《苹果:双轮驱动渐显乏力,“跛脚” 硬件急需大单品续力》

本文的风险披露与声明:海豚投研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