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Live Science报道,科学家表示,人类敏感的牙齿最初起源于生活在4.65亿年前、已灭绝的鱼类的“身体护甲”。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展示了在古代鱼类外骨骼上发现的感知组织,如何与产生人类牙齿的相同“基因工具包”相联系。
“这表明,即使不在嘴里,‘牙齿’也可以具有感知功能。”研究合著者、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兼进化生物学家哈里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哈里迪和她的同事于5月21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最初,研究人员的目标是识别化石记录中最早的脊椎动物,他们寻找的是寒武纪和奥陶纪(5.41亿年至4.43亿年前)的化石标本。判断某种生物是否为脊椎动物的一个标志,是体内是否有牙本质的管道。
牙本质是一种钙化组织,在人类牙齿的牙釉质下方,而在古代鱼类的“护甲”外部突起中也发现了这种组织。
在使用高分辨率CT扫描研究无颌“最早鱼类”Anatolepis heintzi时,研究人员发现了看起来像是充满牙本质的小孔。
为了确认这一点,他们将A. heintzi与一系列古代化石和现代海洋生物进行了对比。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意识到,这些所谓的牙本质衬里的小孔,其实更像是螃蟹壳上的感知器官。
因此,A. heintzi实际上是一种古代无脊椎节肢动物,而不是脊椎鱼类。
澄清了A. heintzi的分类问题后,研究人员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新发现:像鱼这样的古代脊椎动物和古代节肢动物都在制造相同的矿化组织,用以感知环境。
最终,这些矿化组织进化为牙本质——也就是我们敏感的牙齿来源。
这项新研究支持这样一个观点:感知结构至少在4.6亿年前就已经在外骨骼上出现了,随后在进化历史中,动物使用相同的“基因工具包”来制造牙齿。
“从这个进化视角来看,嘴里的牙齿非常敏感这一点,就不再是一个谜,而是早期脊椎动物感知护甲的进化遗产。”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
本文作者克里斯蒂娜·基尔格罗夫是Live Science的特约撰稿人,专注于考古学和古人类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