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炎热的高温正在推高中国的用电需求,但还不足以让中国恢复对昂贵的液化天然气(LNG)现货采购的兴趣。
原本寄望于夏季需求激增能带动现货LNG交易回暖的贸易商发现,尽管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酷暑确实带来用电高峰,但廉价煤炭、发电燃料库存高于往年以及可再生能源装机持续增长,填补了缺口,也降低了季节性停电的风险。
中国领先进口商之一、ENN集团研究部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供应充足、价格挂钩油价且受供应过剩影响走弱的管道天然气,以及整体疲软的工业需求,也在限制高温天气对天然气的提振作用。
(在中国最大的LNG合作伙伴中,只有卡塔尔的出口量有所增加 图源:中国海关数据)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自去年底以来,随着现货采购对进口商而言缺乏经济性,中国LNG进口量持续下降,令此前较为乐观的消费预期受挫。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分析师预计,中国7月LNG进口量约为560万吨,高于上个月,但仍低于去年同期。
国际能源署天然气分析师Gergely Molnar表示:“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LNG进口仍将疲弱,原因是需求低迷、管道天然气进口增加以及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他补充称,预计2025年俄罗斯对中国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将增加约25%。
不过,随着供应格局改善、为冬季补充库存,下半年进口降幅有望收窄。
不可预测的天气加大判断难度
极端天气愈发频繁,让预测热浪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更为困难,从而也难以准确预估用电需求。高温出现得更早,且可能延续到晚秋。
尽管中国夏季气温已创纪录,但中国气象局最新7月预报称,北方地区降雨偏多,以及台风季节到来,将为东部城市带来一些缓解。
LNG贸易的另一道“坎”在于中国持续多元化能源采购。这意味着进口流向正逐渐远离那些被视为不那么可靠的供应国。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自美国进口的LNG同比骤降逾80%,而从卡塔尔的进口则小幅增加约5%。
同时,中国也在开发其他选择。北京近期建成了一条新的跨区域管道,以增加从中亚的进口。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将完成与俄罗斯远东天然气项目的连接,每年可新增100亿立方米进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