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南向资金再度加码!港股强势高开,科技股集体爆发,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大涨6%,连续14日获资金净流入
go
lg
...
迪电子(00285)上涨13.06%,
联想
集团(00992)上涨12.13%,小鹏汽车-W(09868),小米集团-W(01810)等个股跟涨。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上涨5.94%,最新价报1.3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9日,恒生科技ETF基金近3月累计上涨7.44%。 流动性方面,恒生科技ETF基金盘中换手0.37%,成交1345.60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9日,恒生科技ETF基金近1周日均成交13.33亿元。 规模方面,恒生科技ETF基金近1月规模增长6.02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10。 份额方面,恒生科技ETF基金最新份额达27.94亿份,创近1年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恒生科技ETF基金近1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77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9.71亿元,日均净流入达6934.38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恒生科技ETF基金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04亿元,最新融资余额达1.26亿元。 南向资金流入加速!4月10日开盘仅5分钟,南向资金净买入超50亿元。4月9日,港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额达355.87亿港元,创下自港股通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华泰证券认为,中期视角下港股相对收益空间仍存,原因是:1)基本面上,国内3月PMI连续两个月扩张、地产寻底迹象初现、政策逆周期调节存加码预期;2)港股结构上,科技+金融主导的上市公司特征使其企业盈利对关税敏感度相对较低;3)资金面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为港股提供资金支撑。 兴业证券表示,中期来看,二季度的调整不改变港股此轮牛市逻辑,内因才是决定港股行情大趋势的关键变量。资金面上,政策积极引导,内外资增持港股的趋势将在波折中延续。短期关税战等外部风险,只是战术性利空,真正主导股市资金中期动向的依然是股市基本面,关键在于科技和新消费的高成长性及红利资产的深度价值。 (1)港股的科技龙头、新消费企业占比越来越高。消费、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占据了港股市场总市值的54.5%。未来数年,外部环境可能更趋复杂,尤其是美股监管风险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港股作为中国新经济企业出海融资的首选市场,成为更稳定的替代选择。 (2)AI科技浪潮能否持续突破,是港股牛市行情的胜负手。DeepSeek崛起,中国自主科技创新破局,是全球科技权力格局重构的标志性事件,重塑中国科技信心。以史为鉴,技术突破驱动的科技行情往往持续数年。1995-2000年互联网渗透率提升推动的科网行情。2010年-2015年,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开启持续数年移动互联网行情。 (3)中国科技消费和服务消费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将迎来爆发期。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产业配套能力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新消费行情方兴未艾、朝气蓬勃。 兴业证券认为,中期战略看多,利用二季度的震荡期,逢低布局战略性资产。深耕科技主线,广义的AI科技领域包括互联网、机器人、芯片算力计算机等科技软硬件龙头,可以立足中期AI发展趋势,耐心逢低买入有望实现AI商业模式落地的科技龙头股。同时,关注新消费领域的阿尔法机会,耐心等待回调之后更具性价比的机会。此外,配置军工、黄金等对冲原有国际体系动荡的战略性资产。 看好港股回调带来的历史性投资机遇,不妨关注全市场费率更低的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管理费仅为0.15%,较其他同类ETF显著更低,也是全市场唯一一只管理费仅15BP的恒生科技ETF基金!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还设有场外联接基金(A类:013127;C类:013128)方便7*24申赎。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恒生科技ETF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0 09:50
科技浪潮与新兴消费共舞,港股或迎新机遇,港股通科技ETF(513860)盘中拉升
go
lg
...
中航科工(02357)上涨4.49%;
联想
集团(00992)领跌6.67%,百济神州(06160)下跌6.49%,三生制药(01530)下跌5.89%。 ETF方面,港股通科技ETF(513860)盘中拉升,跌幅收窄至0.17%,最新报价0.6元。流动性方面,港股通科技ETF盘中换手8.69%,成交1.01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8日,港股通科技ETF近1年日均成交1.28亿元。 规模与份额方面,港股通科技ETF近半年规模增长3.07亿元,近1月份额增长3.01亿份,实现显著增长。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通科技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4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4839.46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港股通科技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3593.03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267.82万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港股通科技ETF跟踪的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0.44倍,处于近1年0.74%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99.26%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港股通科技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小米集团-W(01810)、阿里巴巴-W(09988)、比亚迪股份(01211)、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中芯国际(00981)、百济神州(06160)、快手-W(01024)、小鹏汽车-W(09868)、理想汽车-W(0201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87%。 兴业证券指出,港股的科技龙头、新消费企业占比越来越高。消费、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占据了港股市场总市值的54.5%。未来数年,外部环境可能更趋复杂,尤其是美股监管风险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港股作为中国新经济企业出海融资的首选市场、成为更稳定的替代选择。 AI科技浪潮能否持续突破,是港股牛市行情的胜负手。DeepSeek崛起,中国自主科技创新破局,是全球科技权力格局重构的标志性事件,重塑中国科技信心。以史为鉴:技术突破驱动的科技行情往往持续数年。1995-2000年互联网渗透率提升推动的科网行情。2010年-2015年,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开启持续数年移动互联网行情。 中国科技消费和服务消费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将迎来爆发期。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产业配套能力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新消费行情方兴未艾、朝气蓬勃。 港股通科技ETF(513860)及其场外联接(A:021464;C:021465),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港股科技板块。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09 10:20
龙旗科技收盘下跌9.74%,滚动市盈率30.29倍,总市值160.27亿元
go
lg
...
荣誉及认可,得到了包括小米、三星电子、
联想
、荣耀、OPPO、vivo等全球头部客户的认可,获得了三星S&OP交付杰出贡献奖(2023年)、小米卓越精益质量奖(2023年)、vivo最佳交付奖(2023年)、荣耀核心合作伙伴金牌奖(2023年)、OPPO年度项目质量奖(2023年)、
联想
卓越服务奖(2023年)等品牌商客户颁发的奖项。公司系2023年上海市百强企业(第60名)、2023年上海民营企业百强(第22名)、2023年上海制造业百强企业(第17名)、2023年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百强(第6名)、2023年上海新兴产业企业百强(第14名)、202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73名)、2023上海企业100强(第60名)、2023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第17名)、2023上海民营企业100强(第22名)、2023年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企业(第48名)。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21亿元,同比101.28%;净利润4.31亿元,同比-15.03%,销售毛利率6.09%。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47 龙旗科技 30.29 26.48 2.90 160.27亿 行业平均 32.51 33.49 2.92 155.79亿 行业中值 36.76 38.62 2.65 45.36亿 1 惠威科技 -575.39 -391.52 5.59 21.56亿 2 硕贝德 -138.73 -25.09 4.71 48.81亿 3 易天股份 -101.67 102.67 2.56 22.24亿 4 捷邦科技 -90.47 -62.74 2.69 35.01亿 5 闻泰科技 -70.68 30.14 0.99 356.07亿 6 凯旺科技 -41.57 -47.24 3.09 26.84亿 7 瀛通通讯 -24.76 -25.88 2.58 20.45亿 8 星星科技 -21.24 -17.01 7.11 85.52亿 9 福日电子 -15.84 -15.84 2.38 45.36亿 10 捷荣技术 -15.10 -30.71 5.02 36.62亿 11 卓翼科技 -12.12 -10.63 7.80 43.66亿
lg
...
金融界
04-08 20:19
深天马A收盘下跌3.54%,最新市净率0.64,总市值174.01亿元
go
lg
...
项客户奖项及众多客户的认可与好评,包括
联想
“DiamondAward”、迈瑞“卓越质量奖”、Lexmark“OutstandingQualityNo.1in2022”、小鹏汽车“技术贡献奖”等,保持了一贯良好的品牌形象。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94亿元,同比3.79%;净利润-668579178.38元,同比68.13%,销售毛利率13.28%。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18 深天马A -26.03 -26.03 0.64 174.01亿 行业平均 63.72 75.74 3.38 89.15亿 行业中值 44.48 49.91 2.52 45.47亿 1 奥拓电子 -277.76 233.61 2.42 32.19亿 2 苏大维格 -219.58 -92.41 2.55 42.22亿 3 久量股份 -190.79 -190.79 3.66 36.96亿 4 沃格光电 -135.85 -1001.49 3.44 45.47亿 5 宝明科技 -110.58 -89.16 14.99 110.43亿 6 华塑控股 -101.30 236.46 21.98 29.83亿 7 ST宇顺 -74.32 1450.06 6.02 13.98亿 8 GQY视讯 -71.98 -137.12 2.88 27.69亿 9 凤凰光学 -70.45 -58.10 11.75 49.08亿 10 英飞特 -66.66 -17.69 2.02 30.66亿 11 华体科技 -57.89 28.81 2.08 17.15亿
lg
...
金融界
04-08 16:20
南向资金大幅涌入港股!港股科技30ETF(513160)连续2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权重股盘前走势积极
go
lg
...
证券梳理“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
联想
、比亚迪、中芯国际”为港股科技“七姐妹”,是中国科技股估值重塑的重要担当,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踪的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一键布局港股科技“七姐妹”,合计权重高达60.63%,为港股科技类主题指数中最高,或是布局中国科技资产崛起的有力指数工具。 4月8日,港股科技板块盘前走势积极,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踪指数成份股中,小米集团-W、金山云涨超9%,优必选、迈富时、高伟电子涨超6%,中芯国际、黑芝麻智能、华虹半导体涨超4%。港股科技30ETF(513160)过去20个交易日获得2.68亿元资金净流入。 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布局港股AI产业链上游半导体、中游互联网大模型企业、下游消费电子和传媒企业,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0%,聚焦港股AI龙头,锐度和弹性较高。 银河证券表示,港股科技板块在2025年展现出显著的投资价值,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的共振。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列为重要任务,体现了对科技产业的高度重视。此外,科技公司在算力方面的资本开支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巨头在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持续增加,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在算力投资方面的资本开支规模也较2024年上升,表明AI技术在运营商业务中的重要性提升。科技板块的业绩改善预期较强,AI产业链有望迎来持续上涨行情,使得港股科技板块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相关产品:港股科技30ETF(51316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08 09:21
AMD不需要做到最好
go
lg
...
功耗NPU,具有更快扩展的空间。微软、
联想
和惠普已经承诺在其AI品牌笔记本电脑中使用AMD的芯片,并有迹象表明2024年及以后将实现更广泛的采用。 来源:AMD 嵌入式和边缘AI:AMD的自适应王牌 在数据中心和台式机之下,还有工业相机、无人机和联网车辆等产品的广阔AI领域。在那里,功耗限制、延迟问题和实时要求是关键。英伟达通过其Jetson和DRIVE平台拥有一定的份额,但AMD则带来了不同的工具:Xilinx Versal AI Edge芯片。 这些可适应的SoC结合了可编程逻辑、专用AI加速器和Arm CPU,比固定功能GPU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异构性。工厂机器人或汽车系统等应用可以根据其特定的传感器和模型需求定制这些芯片。AMD提到,在某些使用场景中,由于高度优化的架构,其性能每瓦功耗可达到其他产品的4倍。 此外,Versal芯片已经通过了用于安全关键应用的认证,如汽车(ISO 26262),因此对保守市场具有吸引力。电信(特别是5G基站)也是AMD的目标领域,其中自适应计算的长期存在已经根深蒂固。Versal不像Jetson那样即插即用,但它允许系统设计者榨取每一比特的效率,这是AMD可以脱颖而出的领域。 从底层构建AI帝国 所有这些都转化为动力,而不仅仅是营销动力。AMD的数据中心业务在2024年几乎翻倍,主要由Instinct AI优化GPU的销售收入推动,仅这些产品的收入就超过50亿美元。该业务已从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误差转变为收入引擎。公司已牢固确立为英伟达在AI加速领域唯一可信的挑战者。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在增加。Azure已在其OpenAI服务中实施AMD GPU,据说Meta正在测试AMD芯片用于其AI负载。在软件方面,与Hugging Face和微软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确保模型和应用程序在AMD硬件上的功能。公司与微软的联合计划支持其在AI PC领域的牵引力,Copilot功能得到增强以在Ryzen AI上最佳运行。 与此同时,AMD在研发上的支出依然激进(现在每年超过50亿美元),得益于强劲的毛利率(约50%),并由其Xilinx和Pensando收购提供支持。这些举措增强了AMD的全栈AI基础设施能力,包括计算、网络和自适应硬件,全部在一个伞形结构下。 来源:YCharts 竞争环境 英伟达的优势是巨大的。在2024财年,英伟达的数据中心销售额超过1140亿美元,仍然远远超过AMD在该类别的约126亿美元。CUDA仍然是AI程序员的 facto语言,未来的Blackwell GPU无疑将再次突破极限。然而,AI领域如此炙手可热且供应如此短缺,以至于次要供应商不仅受到欢迎,而且是必要的。 英特尔凭借其Gaudi加速器仍在竞争中,但在执行上落后。初创公司和超大规模设计的芯片(如谷歌的TPU和亚马逊的Inferentia)提供利基解决方案,但吸引力有限。当然,这让AMD成为英伟达之外的可信“Plan B”,在推理成为必备功能时具有战略意义。 AMD的路线图看起来很有吸引力。2025年推出的MI350(CDNA 4)有望提供高达35倍的AI推理性能提升。如果实现这一目标,AMD可以在两年内将其市场份额提升至15-20%。这不会推翻英伟达,但足以建立一个数十亿美元的业务部门,为AMD提供更高的利润率和多样化机会。 来源:Wccftech AMD 不一定需要在 AI 芯片领域完全取胜。它只是必须成为首选方案 ,而且它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AMD 的 AI 解决方案涵盖高端数据中心、主流 PC 和边缘计算设备,具有多样性,因此它正在调整其 AI 方法,以应对商品化、高增长的业务,因为没有一种单一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所有需求。其 Instinct GPU 在云端与 Nvidia 展开了真正的竞争,尤其是在内存带宽和每次推理的价格方面。其 Ryzen AI CPU 将 AI 引入 PC,微软及其合作伙伴步调一致。 其基于 Xilinx 的边缘解决方案在汽车和电信应用的功率灵敏度方面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选择。仍有工作要做,ROCm 必须变得像 CUDA 一样可用,开发人员的承诺必须更加深入,MI300 的实际可靠性必须经得起扩展。但如果以最近几年的情况来判断,AMD 已经学会了如何在潜力巨大时实现目标。它与英特尔争夺 x86 CPU 份额,在合作伙伴之间培养信任,并采用小芯片架构超越竞争对手。现在,它押注人工智能推理作为下一个伟大的均衡器。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变得像电力或互联网一样无处不在,那么 AMD 在各个层面推动这一未来的赌注可能是其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战略。 总结 华尔街仍在追逐AI训练的闪光,但真正的淘金热在于推理,而AMD已经在铺设轨道。凭借MI300X和即将推出的MI350X,AMD的目标是实现成本高效、高性能的部署。AMD并不是试图推翻英伟达,而是在悄然成为AI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第二引擎。市场尚未将这种从炒作到货币化的转变定价,但它会的。 $美国超微公司(AMD)$
lg
...
老虎证券
04-07 19:41
创业板指大跌14%,全市场超3000股跌停,A股关键时刻,神秘资金终于出手了,A股多只宽基ETF持续放量
go
lg
...
指数跌超15%,恒生指数跌11.4%。
联想
集团跌约21%,哔哩哔哩跌约18%,小鹏汽车跌约17%,阿里巴巴跌约16%。 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关键时刻,神秘资金终于出手,借助宽基ETF护盘。 午后多只宽基ETF成交额持续放量,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超150亿元,另外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嘉实沪深300ETF均成交超35亿,以上四只沪深300ETF合计成交近300亿。 此外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宽基ETF身上,易方达创业板ETF、华夏科创50ETF、华夏上证50ETF等放出巨量。截止发稿易方达创业板ETF成交额超过105亿元,是上个交易日的三倍多,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达到70亿元,是上个交易日的近四倍。 在2024年,以中央汇金为主的“国家队”资金也曾经多次出手护盘,且也是通过宽基ETF等渠道参与市场。 随着2024年基金年报披露结束,以汇金系为代表的“国家队”的具体标的和配置情况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投资”)、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资管”)合计持有23只ETF产品,总市值达1.04万亿元,同比扩张7倍有余。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汇金投资共持有21只ETF产品,合计持有份额达1972.13亿份,同比增加近四倍(391.44%);平均持仓比例从上一年同期的34.6%增至36.87%。汇金资管同样加仓明显,基金持有个数从5只增至15只,持有基金份额全年增加了1089.46亿份。以持有ETF总市值而言,截至2024年末,汇金投资、汇金资管持有ETF总市值分别为6616.97亿元、3821.84亿元,两家公司合计持有ETF总市值突破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期(1176.95亿元)增加了7.87倍。 四只沪深300ETF依旧是中央汇金投资的前四大重仓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和嘉实沪深300ETF,期末持有规模分别是1434.49亿元、 1057.12亿元 、862.17亿元和806.37亿元。 从份额来看, 中央汇金投资期末持有的沪深300ETF易方达份额为273.55亿份,相比2024年上半年年末减少了273.8亿份。
lg
...
金融界
04-07 14:39
鼎佳精密冲刺IPO!深耕消费电子赛道,2022年净利润下滑
go
lg
...
品行业,报告期内,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
联想
、戴尔、华硕等终端品牌。 不过,受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景气度影响,鼎佳精密2022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那么,鼎佳精密的近况如何?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行业前景如何?接下来,让我们透过招股书来一探究竟。 01 发展初期充满波折,70后夫妻最终接手公司股权 鼎佳精密的总部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其前身华尔迪有限成立于2007年11月,由李基柳和吴声成出资设立。 公司在发展的初期经历了不少波折,控股权曾几经易手。 2008年10月,由于股东之间经营理念不一致,吴声成寻求个人发展,转让其全部股权并退出;刘宗友、杨金元、侯国洪、乔颖看好模切行业发展,于是共同投资华尔迪有限。 2009年6月,华尔迪有限经营情况不达预期,杨金元、侯国洪、乔颖拟转让持有的全部股权并退出;李红经李基柳引荐投资模切业务,收购华尔迪有限控制权。 2009年12月,李红不再继续从事模切业务,拟转让持有的华尔迪有限全部股权;李结平控制企业当时为华尔迪有限供应商,李结平有意从事模切业务,向李红收购华尔迪有限控制权。 此后,公司又经历了多次股权变更,至2021年9月完成股改。 公司股票自2024年3月1日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截至2025年3月26日,公司所处层级为创新层。 目前,鼎佳精密的实际控制人为李结平和曹云夫妇,二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鼎佳精密89.77%的股份表决权。 李结平今年53岁,硕士学历。创业之前,他曾在沪士电子、苏州马培德、法科达拉、德联覆铜板等公司任职,主要从事品控、业务经理相关的工作;2021年9月至今任鼎佳精密董事长、总经理。 曹云今年49岁,硕士学历。她曾在万亿五金办公家具厂、昆山安费诺正日电子等公司任职,主要从事财务相关的工作;2021年9月至今,任鼎佳精密董事、策略采购总监。 鼎佳精密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一体电脑、服务器、显示器、AR/VR、智能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从收入结构看,2022年、2023年、2024年(报告期),公司功能性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大,分别为72.61%、70.14%及71.58%。防护性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27.39%、29.86%及28.42%。 功能性产品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内部,起到电磁屏蔽、粘贴、缓冲、防尘透气等作用; 防护性产品可对在生产或储运过程中的消费电子产品或组件起到包装、抗压、缓冲、稳固等作用。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加强对新应用领域的开拓,相关产品已应用于动力电池、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等汽车领域。 与鼎佳精密同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恒铭达、达瑞电子、光大同创、捷邦科技和鸿富瀚等。 公司功能性产品在笔记本电脑中的应用,来源:招股书 02 报告期内业绩有波动,依赖大客户仁宝电脑 受下游消费电子的景气度影响,鼎佳精密的业绩有所波动。 2021年、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鼎佳精密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2亿元、3.29亿元、3.67亿元及4.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63.51万元、5357.09万元、5194.88万元及5955.14万元。 2022年,因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下滑,公司订单减少导致收入规模下降,收入同比下滑15.9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10%。 2023年随着公司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客户、新领域,公司收入逐渐恢复,利润仍存在小幅下滑,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3%。 鼎佳精密的业绩受宏观经济情况、下游市场空间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未来宏观环境不景气或者消费电子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39%、33.05%和30.39%,存在一定波动。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自2022年以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消费电子行业市场增速放缓甚至下滑,市场同类竞争日益激烈。公司主要终端品牌客户持续加强成本管理,进而影响上游供应商盈利能力。 消费电子行业产品更新迭代较快、旧款产品通常会定期或不定期降价。如果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则公司毛利率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同行业公司毛利率对比,来源:招股书 销售端,鼎佳精密的直接客户包括仁宝电脑、台达电子、巨腾国际、神基股份、立讯精密、康舒科技、和硕科技、英力股份、可成科技、京东方等制造服务商和组件生产商; 公司的产品最终应用于戴尔、惠普、
联想
、华硕、索尼、技嘉、宏基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产品。 受下游品牌集中度较高、客户对供应链集中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产业链呈现集中化的特征。 报告期内,鼎佳精密向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7.46%、50.07%和46.10%,客户集中度较高。 其中,公司对大客户仁宝电脑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29%、22.76%和21.93%,此外,公司对仁宝电脑还有一些间接销售,总体占比较高。 这些客户有不少是境外的企业,因此,鼎佳精密外销收入占比不低,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超过了40%。 与国内众多制造业公司类似,鼎佳精密的应收账款也不容忽视。2024年12月31日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86%,占比较高。 此外,公司在报告期内合计分红3480万元。 03 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近年来需求下降明显 鼎佳精密专注于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的加工和制造,位于产业链的中游。 其下游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动力电池等。 上游主要为用于生产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的各类原材料。 产业链,来源:招股书 鼎佳精密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的笔记本电脑领域,消费电子行业及笔记本电脑细分行业需求受宏观经济波动及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等影响较大,近年来需求下降明显。 2020年至2021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量大幅增长,2021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到2.47亿台,同比增长26.5%。 2022年以来,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大幅下降,行业整体形势低迷,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为2.2亿台,同比下降11.2%。 2023年,受到需求疲软和渠道去库存影响,笔记本电脑市场萎缩明显,全年出货量约1.99亿台,同比下滑10.90%。 2024年度,受益于Windows11的更新和AIPC的发展,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上升,根据Canalys的数据及分析,2024年全球全年出货量约2.08亿台。 来源:招股书 此次上市,鼎佳精密计划募资2.55亿元,用于相关投资项目建设后,公司将新增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生产规模约22.5亿件/年,消费电子防护性产品生产规模约1.5亿件/年,公司募投项目产能增幅较大。 不过,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其产能无法消化的担忧。报告期内,公司功能性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90%、77.48%和86.50%,公司功能性产品产能利用率先下降后上升;防护性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45%、77.54%和75.45%,整体呈下降趋势。 如果消费电子市场对相关产品的需求不能保持有效增长,或公司市场开拓未能达到预期等,将导致新增的产能无法完全消化,那么产能利用率可能面临下降的风险。 未来,鼎佳精密能否绑定核心客户、开拓新客户和新产品,实现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04-07 13:31
午评:沪指半日跌6.34%失守3200点、创业板指跌近10%, 两市超1400股跌停
go
lg
...
,哔哩哔哩跌超15%,蔚来、吉利汽车、
联想
控股、小鹏汽车跌超13%。其他亚洲股市方面,日经225指数一度跌超8%,日经225指数美股恐慌指数VIX期货飙涨34.4%。美债走高,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10个基点;对政策最为敏感的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跌22个基点。大宗商品方面,伦铜日内涨幅达2%,现报8877美元/吨,此前一度跌超6%;非美货币走低,澳元兑美元跌幅扩大至1%,日元因避险情绪上涨超1%。此外,加密货币加入了全球市场暴跌行列。比特币和以太坊分别下挫5%、10%,其他加密货币亦重挫。 热门板块 反制(金霉素)概念股逆势走强 反制(金霉素)概念股逆势走强,金河生物2连板股价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美农生物20CM涨停,为连续第二日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新希望一度逼近涨停,蔚蓝生物涨超6%。 农业股逆势上涨 受关税影响,市场总体呈现大跌行情,作为防守板块的农业股逆势拉升,其中,万向德农封涨停,神农种业一度涨超7%,登海种业、农发种业、敦煌种业、大北农、丰乐种业等多数涨超2%。 机构观点 国泰海通证券:不要低估关税攻防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指出,对等关税下的近忧与远虑:不要低估关税攻防的长期性与复杂性。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对等关税”,考虑累计关税的影响,估计:1)基准情形下美国对华关税上升至66%,若本次34%的关税加征覆盖2018-2019年12%关税,则总体关税水平大概为54%。2)本次关税加征后,转口贸易受到较大约束,可能对中国出口拖累6.7%左右,估计2025年全A非金融盈利预期下修至-4.2%左右,对全A盈利预期下修至-2.8%左右,A股盈利增长的挑战客观存在。3)关税风险的路径和终局情形目前并不清晰,仍要警惕美国进一步推高中美关税的可能性。从整体性的角度,美国仍有可能暂停最惠国待遇PNTR。其次,要高度关注,在“对等关税”规则后,美国是否借用232调查在行业层面针对其所认定的“战略商品”征收高额从价税。中美长期竞争难以避免,坚定信心,同时应考虑风险情形。 中信证券:关税冲击下市场波动加剧,核心资产将迎来新周期 中信证券指出,短期看,特朗普正以极限施压策略换取更大利益,后续关注各国协商进展和行业豁免情况,在此之前,预计风险偏好降低,市场波动加剧,但仍处于衰退预期交易阶段。风格上,从政策经济周期、相对盈利优势、长线资金定价和市场生态变化四个维度看,核心资产将迎来新周期,GARP策略(即合理估值买入成长)预计将明显跑赢。配置上,短期建议聚焦自主可控、军工、内需、红利四大方向,长期建议关注全球各国制造业重建需求与中国技术出海的趋势。 兴业证券:三大主线防守反击 兴业证券指出,对于A股,短期关税不确定性冲击下,市场也难免出现波动。但立足中长期,我们认为当前无论是国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潜在增量政策的储备,还是适应了上一轮贸易冲突后的出口结构优化,以及市场在心理上做好的准备,尤其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突破对于信心的强化,均非2018年骤然遭遇贸易战时可比。中长期,随着外部压力为我国发展内需和国产替代孕育良机,中美关税冲突更无法改变A股市场“以我为主”的大趋势。 东方证券:4月A股延续震荡走势,关税、地缘等风险仍有扰动 东方证券指出,整体来看,4月A股延续震荡走势,关税、地缘等风险可能对情绪有一定扰动,但从国内经济数据来看,尤其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处于回升趋势中,显示出国内经济韧性十足,对市场走势有较强支撑,股指出现持续下跌概率不大,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板块配置方面,继续看好行业相对景气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汽车、电子、家电、科技等。
lg
...
金融界
04-07 11:40
上市公司密集回应“对等关税”影响,美国民众“疯狂”囤货
go
lg
...
过多元化客户结构与全球化布局,与三星、
联想
、小米等全球头部品牌保持长期合作,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移远通信亦表示,2024年直接出口销往美国的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例极小,影响可控。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海外布局与业务调整 骆驼股份、华懋科技等公司表示,出口美国规模较小,影响可控。华懋科技通过越南工厂向北美市场销售,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北美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1.14%和1.22%,占比较小。公司全球化战略聚焦东南亚、亚太及欧洲市场,越南新工厂预计于今年二季度正式投产,规划产能约20亿元。 博威合金则通过在美国建设2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对海外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问题,同时越南新投3GW电池片项目销售市场面向欧洲和印度,具备税费优势。 农药化肥行业:草甘膦出口或迎利好 某沪市农药公司表示,主要出口产品为草甘膦,2023年和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2.63%和6.74%,无直接向美国出口。 公司认为,美国提高进口关税可能因拜耳(孟山都)区位优势导致其在美国份额提高,进而引发其他主要消费地区份额空缺,同时国内草甘膦厂家可能提价,二者共振利好国内草甘膦销售。 出版行业:内需主导,影响微乎其微 新华文轩、凤凰传媒、皖新传媒等出版行业龙头公司指出,主营业务多为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教材的出版、发行和销售,主要供应商为国内纸张、纸浆企业,主要客户为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学,基本不存在进出口业务,因此“对等关税”对公司业绩无直接影响。 企业积极应对,商会强烈反对 面对关税政策,多家企业已提前布局应对。迈瑞医疗通过全球生产基地布局及前瞻性备货,确保美国销售产品不受本轮关税影响。道通科技则在低关税国家或地区寻找制造场所,预计1个月内实现制造替代。依依股份积极与客户沟通,开发欧洲、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提升抗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6家商会发表声明,强烈反对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指出,美国关税政策无视世贸规则,严重影响全球医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损害民众健康福祉。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亦表示,单边措施将扰乱全球经贸秩序,破坏产业链稳定。 美国民众“疯狂”囤货,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消费者因关税担忧“疯狂采购”各类商品,包括汽车、家电等大件商品。3月份美国汽车销量飙升11.2%,纽约居民一周内花费数千美元囤货。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每个普通家庭每年损失3800美元购买力。 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分析指出,关税新政可能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全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从1.3%下调至收缩0.3%。
lg
...
金融界
04-07 07:49
上一页
1
•••
15
16
17
18
19
•••
23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发重磅!路透独家:中国悄悄发布2025年稀土配额 相关细节首次披露
lg
...
中印突传大消息!印度政府顶级智库建议放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规定
lg
...
“必须现在降息!”美联储高官公开对抗主流立场 政策分裂升级
lg
...
【黄金收评】避险需求支撑金价反弹,美元走弱提振多头信心
lg
...
【美股收评】纳指再创历史新高 技术股续写强势行情 美股多空拉锯收官动荡一周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